浏览数量: 1069 作者: 探小途 发布时间: 2019-06-04 来源: 本站
2019年5月30日-6月1日,蔡甸区大集中学390名学生前往随州云峰山万亩茶园研学基地和枣阳中国汉城·汉宫汉文化研学基地,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学课程。 在三天的研学课程中,学生们了解茶文化中的制茶、品茶活动。观看汉代风情浓郁的演出,体验民俗与科技互动,领略光武中兴的休明盛世,聆听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歌,接受汉文化的洗礼,深挖自身文化内涵。 通过对汉文化和茶文化学习,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,活跃校园文化氛围,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,力争让每位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、继承者,传播者。 整装待发 开营大典 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,各个班级早已集合完毕,整装待发,即将踏上研学之旅,期待一路的遇见和收获。 舟车旅途,一路上有老师和同学的陪伴,静思这一路自己想要学到的,想要收获到的,让研学变得更加有意义。 一下车,分配好房间,收拾好行李,独立的研学旅行即将拉开帷幕。 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,规矩是一个社会良好运行的基本。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,自律意识,是成为一个好学生、好公民的第一步。 Sweet Memories 茶文化 茶烟梧月书声 清茗相酬知音 云峰山间,游走其中,指尖折茶尖,静心童趣开。 伴随着年龄的成长,学业的压力也越来越重,学生们长期伏笔在书本上,忘记了抬头仰望,忘记了走进自然,去寻找空山新雨后的宁静。 万亩茶园,绿意繁茂,露水还挂在叶间上,淡淡云雾缭绕,空气也带着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意。拿上小桶,走进茶道,在一片绿色中寻找惬意。 成长让孩子们越来越懂事儿,越来越独立,童年那份最纯真的快乐也逐渐流失,采茶可能更多的是关于童年的回忆,重温童年的快乐。 一杯好茶,背后有着负责的工序,采茶、杀青、揉捻、晒青……参观制茶过程,明白万事万物的生长和成功都有一个过程,甘于寂寞才能取得成功 茶源于中国,有着悠久的历史,“三分解渴七分品”,茶道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,达到追求幽静,陶冶情操,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。 在茶艺师的指导下泡一杯好茶——轻雾飘渺、澄清碧绿、清香高长,汤色清澈,滋味鲜浓、醇厚、甘甜,芽叶朵朵、亭亭玉立,观之赏心悦目。 学习茶道,以茶敬客,以茶为礼,以茶会友,以茶内省,小酌一口,方知人生先苦后甜。 手下杯中,茶叶渐渐舒展开,鲜绿的叶片浮浮沉沉......几巡过后,杯中的茶少了漂浮、翻转,沉入杯底,几台明镜,伏案而坐,喧嚣与烦恼也都沉入心底,只留下片刻宁静。 满夜星辰 篝火晚会 远离了城市喧嚣,云峰山的夜空星辰璀璨,点亮了漆黑的夜空。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在星空之下开始了。熊熊燃烧的篝火点燃,温暖着学生们的心。嗨翻的节目表演和趣味十足的舞蹈,更不容错过! 汉文化 观汉风旖旎 享古趣盎然 巍峨的平成门和矗立在城门两边的汉阙,汉阙被称为建筑中的“活化石”,作为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,它在皇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换。 汉城景区以汉代建筑风格为主体,朱楼黛瓦妆容巧,翠波碧水浣娇颜,一切竟收眼底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,尽显汉代皇宫之壮阔。 关于它,汉城、汉颂、汉服、汉礼、汉文化......关于它,有无数绝美风华,英雄柔情,金戈铁马城门开,迎宾起,走进古老而神秘的汉城。 汉朝礼曲 王朝赞歌 汉朝,一个掷地有声的王朝之名,一曲气吞山河的民族长歌,维天有汉,书写汉族缘起的强劲之笔,文治武功,缔造华夏历史的鼎盛之风,光武中兴重整九州山河…… 历史书上,汉朝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是有一个个方块字组成。在汉城,邂逅《汉颂》,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了真实可感的表演,这样的学习更加深刻。 《寻梦大汉·汉颂》全剧最大程度还原汉代礼制,通过表演,宫廷礼制、婚礼礼仪、太学教化、传统节庆等知识具体呈现在了孩子们的眼前。 大家各个专心致志,70分钟的《寻梦大汉·汉颂》为大家展现了最正统最考究的汉文化符号,让大家深度触碰汉民族肌理,感受汉民族汉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历程。 大德如阳 光武登基 可容万人,周旋容万人。陛高二丈,皆文石作坛,激沼水于殿下,画屋朱梁,玉阶金柱,刻缕作宫掖之好。 ——《后汉书》 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岁月里沉沉浮浮数年,出生入死数十回,而今,总算迎来了一代明主,文武百官齐聚一堂,得以开启新世纪的华章 见证一场历史的兴衰,明白社会的发展与国家、人民息息相关的道理,培养孩子们深刻的历史社会责任感。 “影”城探秘 梦寻汉影 历史有着无限、宝贵的价值,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更,充分利用历史的文物,体现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与美感。 龙飞白水之中深藏着这饱含传统水墨意蕴的影视基地,也是大名鼎鼎张艺谋导演的在2018年上映《影》的拍摄地。 戏里戏外,古韵古香,古声古色,“我在电影里见过那个牌子呀”小演员们绞尽脑汁地回想着电影里面的细节,在这座“影城”里寻找着大汉的影子。 云台大将 校场点兵 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” 国家危难之际,烽火已经点燃,为了国家的统一,民族的安危,“云台二十八将”集合士兵,任听调遣,时刻冲锋陷阵。 号角吹响,战士们穿着盔甲,骑着战马奔向战场。疾驰的战马,飞扬的尘土,考验的不仅是御马的高超技术还有灵敏的反应能力,战场上风起云涌波澜诡谲,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。 在战争年代,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之人,通过校场点兵,明白和平是多么的难能可贵,爱国之心油然而生,你们是未来的国之栋梁,少年强则中国强。 魁梧御林军 震撼迎宾礼 朱雀门的御林军是天子、皇权的一种象征,庄严肃穆、魁梧威猛。天子出游,御林军护卫,这大概是古代人们出游声势最为浩大的。 洪亮的声音,拉开这场大戏的帷幕。皇帝和皇后从雄伟的朱雀门内走来,那威武的气势,即便隔了十几米远也能感受到。 大家认真观看,御林军整齐的走出来,庄严的气势扑面而来,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,体现的淋漓尽致。 体验汉朝的大气,学习古代迎宾之礼。皇家巡游队伍带大家梦回大汉,穿越古今,让大家如同身临其境。 汉代文化 古人智慧 经过了长期的分崩离析,汉朝的统一让天下所有的智慧集聚到了一起,碰撞了思想的火花。 汉朝思想、外交开放,文化成果尤为丰富,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,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,张衡发明了地动仪、浑天仪等。 在活字印刷馆内,大家认真听老师讲解文字的演变史,学习排版、拓印自己喜欢的诗句作品。在字海中,找出每一个文字,排列在一起,不仅重温了美丽的诗句,更是仔细品味的一个过程。 方块字是中国的瑰宝,让大家在玩中学习,体味方块字的美丽,增强孩子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自信和骄傲。 Sweet Memories 在古法造纸馆内,从原材料的甄选、蒸煮、捣浆、浸泡,再到抄纸、细加工、二次浇浆等,再到抄纸、细加工、二次浇浆等,直至晾晒为成品,让大家真实可感的学习纸的由来。 不得不感叹,古人的智慧还有古人的工匠精神,在生产工具落后的时代,一颗工匠之心,打造出流传百世的精品,还有古法造纸的真谛。 在汉宫的灵台内,有一个神奇的仪器,那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地震仪。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。 参观博物馆,体验一个朝代的兴衰繁荣,细看文物展览,领略古人的智慧与精神,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财富,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。 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,在大气磅礴的汉城皇宫中,在沙场点名的金戈铁马中,在古人智慧与工匠精神中,系数历史的年轮,倾听历史的回响,梦回汉朝,重回汉民族恢弘的文化史诗。 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,汉城研学之旅,在真实可感的环境中,领略光武中兴的休明盛世,聆听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歌,接受汉文化的洗礼,力争让每位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、继承者,传播者。